http://gxrb.gxrb.com.cn/html/2022-03/21/content_1833495.htm
每隔2—3天下乡一次,每年下乡服务农民的天数不少于150天;每年至少举办30期果蔬栽培技术培训课;不定期赠送种苗、农资……广西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优秀科技特派员唐小付9年来持续用最接地气的服务方式倾情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我喜欢泡在田间地头,种植户的菜地、果园、大棚,怎么看都觉得亲切,越服务越有劲头。”唐小付说。
自从2012年唐小付选聘为广西农村科技特派员以来(2014年任广西蔬菜产业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副团长),他忙碌的身影在我区30多个市县的田间地头频频出现。
种植户的技术保姆
“唐老师,我种的哈密瓜这两天叶子发黄,您看是什么问题?怎么处理?”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陂塘村哈密瓜种植户袁庆近日发现种植的哈密瓜有异常,马上拍照上传微信,咨询唐小付。
过了一会儿,唐小付的解答电话打来了,指点袁庆如何对症下药。
像这样贴心、高效的技术服务,袁庆享受了整整20年。
说起跟唐小付的结缘,还有一段故事。
20年前,袁庆夫妇俩在南宁市水果批发市场卖自家种的哈密瓜。恰逢唐小付(在读研究生)在水果批发市场调研。听说唐小付是蔬菜专业的研究生后,袁庆随口跟唐小付说了自己种瓜遇到的技术难题,希望他有空去北海乡下的基地指导。唐小付认真做了记录并留下了袁庆的联系方式。两星期后,唐小付自掏腰包坐大巴车再转摩托车上门服务。
“因为路途远、交通不便,当时真没想到唐老师愿意倒贴钱下乡来帮我解决难题,他在我家基地忙活了一天。”回忆起20年前唐小付第一次免费上门服务,袁庆感慨万千。
从此以后,唐小付成了袁庆的技术保姆。从育苗到病虫害防治技术再到销售,唐小付一一指点。上门服务3个月后,袁庆的哈密瓜大获丰收,当年增收3万元。
“我家蔬菜基地从50亩扩大到现在的600亩,纯年收入从当时10多万元到现在的上百万元,唐老师的功劳很大。”袁庆对唐小付的服务赞不绝口。
南康镇陂塘村相关负责人介绍,20年来,在唐小付的技术指导下,袁庆建成了一个大棚果蔬生产示范基地,并成功创立了北海市铁山港区首个现代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基地吸纳164户农户入驻,成功孵化46户,带动400多人就业。
如何有针对性地帮扶弱势群体?唐小付积极开展阳光助残扶贫蔬菜种植技术培训。3年来,在铁山港区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先后培训320人次,带动扶持农村残疾人100名,每年人均增收3000-4000元。
从初次下乡开展科技服务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0年,唐小付的脚步几乎遍及我区主要的蔬菜产区。他热情、高效、耐心的服务赢得了村民的信赖,也拥有了很多铁杆农民“粉丝”。
“金点子”助农增收
“好在去年听了唐专家的建议,扩种了10亩的韭菜花,今年初地头收购价每公斤24元,一亩净收入6000元,今年打算继续扩种。”马山县乔利乡乐圩村农民陆仕团点赞唐小付的增收“金点子”。
2019年12月底,在唐小付的建议下,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200多亩的韭菜花种植示范基地落户乐圩村。随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唐小付提供技术服务,换来了眼下的丰收。
这样的喜人景象10年来经常在马山县的希望田野上上演。作为唐小付科技服务的主战场,马山县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谈及选择马山县开展蔬菜科技服务的初衷,唐小付讲了一个故事。
10多年前,唐小付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的老师一起到马山县古寨乡指导村民修建地头水柜,中午在村民家里吃饭,午餐只有玉米粥,连青菜都没有。村民告诉他,当地基本不种蔬菜,马山县销售的蔬菜90%都来自相邻的县区,菜价很贵,村民们舍不得买。唐小付说:“这件事深深刺痛了我,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为当地蔬菜产业发展做贡献。”
说干就干。经过扎实走访调研,唐小付很快找到了马山县发展蔬菜产业的“拦路虎”:一是缺水,二是缺技术。
唐小付精准施策。围绕推进马山县蔬菜产业的发展,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他在广西山区降雨集贮及农作物的灌溉技术研究项目经费的支持下,先后开展了石山地区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研究、石山地区适栽蔬菜新品种的引进与筛选、玉米套种蔬菜技术的研究等,助力该县蔬菜产业加速抢跑。
科技服务力促乡村产业提升
广西金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小晖是受益者之一。他告诉记者,前年采纳唐小付的建议,开始试种30亩贝贝南瓜。由唐小付牵头,从南瓜的种植季节、品种选择、水肥管理、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一一把关,贝贝南瓜刚上市就以每公斤5元的地头价被抢购一空,南瓜平均亩产超过1500公斤,亩产值超过7500元。在唐小付的帮助下,公司建成全区连片面积最大的贝贝南瓜种植示范基地。
立足贝贝南瓜种植示范基地,结合马山县做大做强蔬菜产业的实际,唐小付帮助马山县成功申报了南宁市科技局乡村振兴科技项目,获得25万元支持。
唐小付的微信群有庞大的农民朋友圈,许多农民在种植上遇到了问题,都会直接通过微信或者电话咨询。
10多年来,唐小付高品质的科技服务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蔬菜方面,马山县农民已经由房前屋后种植向田间地头发展,由自给型向外供型转变,蔬菜生产由露地生产向大棚设施生产转变。目前,马山县的蔬菜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受益的脱贫户5000多人,农户通过种植蔬菜年人均增收3000元,蔬菜自给率已由10多年前的不足10%,发展到现在基本能自给自足,部分蔬菜品种如指天椒、黑皮冬瓜、茄子等还远销全国。
2020年,唐小付开始参与家乡临桂的乡村振兴工作。恰逢桂林市临桂区在中庸镇泗林村建立首个村级“博士工作站”,他便成为了首批进站为家乡乡村振兴服务的7名博士之一。
“我有农村情结,希望通过科技服务为农民朋友多做贡献,希望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唐小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