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_足球比分网¥投注直播官网

图片

新闻中心

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西大 > 正文

【一把手谈科技文化】以科教振兴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刘宁     编辑:贾琦艳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于: 2022-08-17 08:48  点击:

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de27782c0e804fdaaeac7ef92efb4274



【一把手谈科技文化】

科技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围绕科技创新和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突出“四个面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广西科教事业发展,2021年4月考察广西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为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桂和人才强桂战略,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把优先发展科教事业作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先手棋,大力推动科教振兴,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现代化工作,推动全区科教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科教协同创新。加强平台建设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学科布局的统筹规划,打破平台单位所有、部门所有、地方所有等体制机制障碍,促进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资源整合,积极争取国家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业创新综合体、新型研发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建共建更具影响力的区域性创新平台。以建设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为依托,积极探索与东盟国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科研院所、实验室,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协作,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2021年,全区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5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1家,以龙头企业为盟主组建创新联合体4家。

二是积极推动产教融合。落实好广西与教育部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智库的交流合作,大力推进面向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推动构建产业、教育、智库“三位一体”的产教集聚示范区,促进与东盟合作提质增效,更好助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对接打好产业振兴攻坚战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科专业设置和科研主攻方向,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特别是产教融合集团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探索构建“产业立题、企业出题、人才答题、科技解题”的协同机制,推行重点项目“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深化校企院企合作,集中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三方力量在铝和蔗糖等传统优势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机械制造与高端装备、新一代人工智能、高端金属新材料、现代特色农业和大健康产业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学术链、产业链深度融合。2021年,聚焦重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立项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6个,突破关键技术50项,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2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81家。

三是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抢抓去年9月国家出台《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倾斜支持西部高校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对区内高校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扎实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着力提高高校科创实力,打造一批有领先能力的科创团队;加大对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支持力度,立项建设一批新一轮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推动A类学科力争达到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引领带动区内高校学科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1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60个专业点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四是加强科技人才365体育_足球比分网¥投注直播官网。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大理工科人才培养力度,着力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积极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技术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培养更多广西工匠、大国工匠。以《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编制出台为契机,坚持“带土移植”“厚土培植”,大力引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2021年,全区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科技创新人才93人,广西大学王双飞教授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专家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五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设立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机构,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对接活动,明确成果转移转化流程和办法,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2021年,全区布局认定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11家,转化科技成果累计超过1300项。

(作者:刘宁,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编辑:贾琦艳

上一条:河池市科技红娘有效联姻 广西大学与企业牵手成功

下一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掌握历史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