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x.chinadaily.com.cn/a/202209/25/WS632fb53da310817f312efac4.html
近日,广西大学桥梁调研团来到广西天峨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天峨县内两座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郑皆连主持设计修建的“天峨龙滩特大桥”和“院士桥”展开调研,了解桥梁历史背景、运维情况,以及对当地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聆听桥梁故事,感受院士家国情怀,传承大国工匠精神。
勇攀高峰,迎难而上:院士匠心筑就“世界第一拱”
天峨龙滩特大桥位于广西天峨县龙滩水电站上游6公里处,是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作为首座突破600米跨径的拱桥,其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径拱桥,不仅是世界拱桥建造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将擦亮中国桥梁的“新名片”,成为中国由桥梁大国转变为桥梁强国的突破口。
天峨龙滩特大桥全貌 蔡龙云摄
要想完成跨径如此大的混凝土拱桥项目工程,施工团队就必须面对拱座基础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主拱肋梁的制造运输及安装、缆索吊装斜拉扣挂系统、管内混凝土灌注、拱肋外包混凝土浇筑等六大施工重难点。为突破难关,天峨龙滩特大桥的主持修建者——郑皆连院士及其团队主导的科技攻关全程走在设计与施工前面,全面指导该桥的建设,攻克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600m跨径钢管拱桁的安装是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钢管拱桁加工制造的周期长、工序多,结构分段焊接制造的精度要求高。为此,郑皆连院士团队对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安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认真地审查,对各零部件的精确加工制造、各零部件的精确装配安装、焊接质量与焊接变形控制、拱肋线形控制等进行严格把控。除此之外,针对桥位区域地形陡峭,团队围绕600m跨径钢管劲性骨架顺利吊装进行系统研究设计,通过结合现场地形以及桥梁自身特点,对缆索吊运系统的总体布置进行研究,确定系统的起重能力、吊塔位置、地锚位置及形式等等,从而解决拱肋吊装问题。
外包混凝土浇筑是摆在团队面前的另一个难题。“项目最大的困难在于对后续外包混凝土方案的编制。”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叶增鑫介绍。与一般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流程相比,这种使用上承式劲性骨架修建的混凝土拱桥多了一个外包混凝土的施工环节。施工团队将在8000吨的钢骨架上浇筑28000多立方米重达7万多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叶增鑫在为调研团讲解关键性技术 覃缘摄
如何解决技术层面上的难题?“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摸索”是整个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得出的体悟。项目经理部党支部书记岳海江表示,很多技术是以前没有尝试过的,团队需要在以往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整个施工过程。在郑皆连院士的带领下,专家团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经过多年创新攻关,成功原创斜拉索调载分环分段多工作面浇注外包混凝土技术等系列先进技术,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和施工安全风险。同时,项目团队建立了1:1的足尺模型进行实验,提前模拟外包混凝土的现场施工情况,从而保障外包混凝土方案的合理性、安全性。
“从刚开始的第一次清表到挖基坑,到最后的高墩施工,我们经历过太多的难题挑战以及面临不同的压力。”岳海江意味深长道。
大桥建成后将推动项目实现全线贯通,架起快捷通道,进一步打通沿线特色农产品销路,助力乡村振兴。南天高速公路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河池市民生路、致富路和幸福路;结束天峨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对促进区域互联互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之大者,为国为民:院士情怀捐建“公益院士桥”
茅以升公益桥-院士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六排镇纳洞村,由中国工程院郑皆连、秦顺全两位院士捐资建立而成。院士桥的建立,改变了纳洞村原本交通闭塞、出入困难的状况,使纳洞村村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并对于纳洞村壮族特色蚂拐文化的传播有着促进作用。
院士桥全貌 彭道杰摄
在纳洞村,纳细河穿村而过将村庄分成两半,村民们出门干农活、出山赶集、学生们上学都极不方便。从前村里只设有一条仅可供人通行的风雨桥和漫水路,每次遇到大风暴雨等天气,洪水倒灌,有护栏的漫水路瞬间就被淹没,村民们只得望水兴叹。郑院士了解到大家急切的建桥愿望,认为建立院士桥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起到很大的作用,最终确定选址在纳洞村建桥。
建桥可以,但钱从哪里来?郑院士在了解群众诉求之后,会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秦顺全教授,将他们获得的第29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桥梁大奖奖金捐献出来,为纳洞村建桥,因此桥梁得以命名“茅以升公益桥—院士桥”。
村支书索文龙还清楚记得郑院士与自己交谈的情景,并向笔者激动地复述郑院士讲话:“这里进出比较困难,大家都很不容易,我想帮大家解决这个民生问题,也让孩子们能够上学。”
在院士桥的桥身上,篆刻着一些形似青蛙的图腾,这是壮族特色的“蚂拐”文化的标志。蚂拐,是壮族人民对青蛙的俗称。纳洞村村支书索文龙告诉调研团,纳洞村被称为“蚂拐第一村”,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蚂拐文化的起源地就是纳洞村。在新冠疫情之前,每年都会在村里举行隆重的蚂拐文化节。文化节期间,村里会迎来两万多游客前来参加活动,极大地带动了村里的旅游业发展,让家家户户增收不少。
桥身上的蚂拐图案 彭道杰摄
院士桥的建立,让原本交通闭塞的纳洞村有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的机会。村支书索文龙回忆,郑院士在村里考察的时候也曾表示,这座桥建成以后,可以更好地便于游客进出村子,更好地弘扬纳洞村的壮族传统蚂拐文化。索书记感慨,虽然只见了郑院士短短几面,但是郑院士却像家人一样,特别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经济发展问题,院士关爱我们群众的浓浓情怀令我们感动。
彼时,看到几位背着书包的孩子从院士桥上欢快地奔跑而过,院士桥默默地守护着这个山清水秀的村庄。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这座桥梁除了便利纳洞村民的出行、助力纳洞村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播之外,这座桥梁还承载着院士为国为民的情怀与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座桥更体现了院士为国为民的爱,默默地,但却深刻着。(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