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_足球比分网¥投注直播官网

图片

新闻中心

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西大 > 正文

大咖云集!20多位院士及一批专家学者齐聚南宁,促进拱桥领域学术国际交流

作者:廖欣     编辑:贾琦艳     来源:南宁晚报   发表于: 2023-03-20 21:23  点击:

http://nnwb.nnnews.net/p/119002.html

3月18日至21日,由广西大学牵头承办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二届世界大跨拱桥建造技术大会在广西举行。

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20多位院士,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国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领导与专家学者500余名代表应邀出席会议,探讨大跨拱桥建造技术的创新与实践,推动拱桥领域国内外交流,助力大跨拱桥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二届世界大跨拱桥建造技术大会开幕式现场  本报记者 廖欣 摄


攻坚克难

在建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建设技术获专家肯定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围绕大跨拱桥设计与施工,监测与运维,新材料、新工艺与新装备,绿色建造与可持续发展等4项议题开展学术交流,并通过实地观摩考察、学术报告、视频连线、高峰访谈等形式,共同探索拱桥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向世界各国展示大跨拱桥设计理论与建造关键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天峨龙滩特大桥位于广西河池市天峨县龙滩大坝上游6公里处,作为在建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建设难度大,建造精度高,科研载体多,研究方向广,对大跨径拱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月19日,参加大会的专家学者齐聚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天峨龙滩特大桥建设现场,观摩考察大桥建设进展情况、创新工艺工法、新材料运用和信息化监测系统运用情况等,实地观摩专家代表对大桥创新科技和建设技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天峨龙滩特大桥观摩会现场(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郑皆连表示,受限于施工非常困难,此前混凝土拱桥发展的速度非常缓慢。天峨龙滩特大桥建成后,将成为混凝土拱桥发展的里程碑。天峨龙滩特大桥在施工中克服了许多风险问题,带来了许多创新和成果,将为混凝土拱桥的发展,特别是在山区公路、山区铁路的大量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中)向观摩团成员介绍特大桥复杂地理环境(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感叹道:“天峨龙滩特大桥采用了拱箱和T构的结合,是个上承式的拱桥,整体建造施工难度非常大。相比此前的钢管混凝土桥梁,天峨龙滩特大桥整体是一个以钢管混凝土为劲性骨架的桥梁,体现了建造技术的非凡跨越,无论是承载能力还是跨度都位于世界前列。”


虹跨山河

天峨龙滩特大桥预计年底建成通车


目前在建的天峨龙滩特大桥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线上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主桥跨径600米。

19日,记者在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在静谧的红水河上,两岸青山之间,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桥已经芳容初露。据悉,目前大桥已完成劲性骨架吊装合龙和管内混凝土灌注施工,目前正在进行外包混凝土施工。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黎水昌介绍,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推进顺利,大桥进度完成率约66%,预计今年年底建成通车。


建设中的天峨龙滩特大桥(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供图)


“大桥的跨径一度从500米、575米到如今突破600米,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确保拱肋节段合龙的精度,这相当于在190米高空‘穿针引线’,实现毫米级精准合龙。”黎水昌介绍,天峨龙滩特大桥全长2488.55米,主桥为计算跨径600米的上承式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作为一项技术难度很高的桥梁工程,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为保证高质量完成吊装任务,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等专家的指导下,项目参建各方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拱桥施工建造核心技术优势,研发出数字化的桥梁用缆索起重装备、“过程最优,结果可控”的一次张拉扣索索力优化计算方法等系列装备和施工工艺,总结出一套山区大跨度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悬臂拼装技术,不仅将吊装线型等精度控制在毫米级范围内,有效解决大跨度拱桥拱圈线形控制难题,为大跨拱桥建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大桥建成后,将世界拱桥带入600米级时代,在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的世界最大跨度记录上烙上中国制造的印记,对推动大跨度拱桥施工工艺和方法进步,有广泛的科研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编辑:贾琦艳

上一条:第二届世界大跨拱桥建造技术大会在广西举行

下一条: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二届世界大跨拱桥建造技术大会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