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_足球比分网¥投注直播官网

图片

新闻中心

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西大 > 正文

广西大学:扎根八桂大地 服务经济实体

作者:秦祖赠 杜彬     编辑:贾琦艳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发表于: 2023-07-05 20:11  点击:

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674080892000329728

 

平陆运河是国家自京杭大运河后一千多年来的第一条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其入海口线路穿越茅尾海,涉及多个环境敏感区域,永久占用红树林等约14公顷。如何在生态敏感水域实施低影响疏浚施工、保护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是重大难题。广西大学主持的“平陆运河河口湿地低影响建设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三个项目,为积极推进绿色运河建设,全力做好西部陆海新通道作出积极贡献。这是广西大学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和集成创新的探索,也是发挥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作用,扎根八桂大地,服务经济实体的一个缩影。


郑皆连院士在平南三桥工地指导。广西大学供图

 

引领经济发展,实现拱桥科技领跑世界

“中国是桥梁大国,广西是拱桥设计建造的代表性省区,相信在中国桥梁工程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将会把拱桥科技推向新的更高境界,让中华拱桥更好服务广西、造福中国、走向世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在2023年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二届世界大跨拱桥建造技术大会上表示,40多年来,中国桥梁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以领先世界的特有关键技术,中国桥梁工程科技工作者在世界最大跨径拱桥的纪录上不断烙上中国的印记。2020年12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教授郑皆连主持建设的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平南三桥建成通车,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径拱桥。作为超500米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关键技术的积极探索,平南三桥的施工难度之大、精度要求之高、工艺之难在国内首屈一指。郑皆连院士带领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2022年,主持修建的天峨龙滩特大桥主桥拱桁顺利合龙、外包砼底板环顺利合龙,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阶段性关键成果,建成后将替代平南三桥成为世界最大跨径拱桥。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蔗生物育种研究中心揭牌。广西大学供图

公共交通一头连着改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目前,荔玉高速等四条高速合力成为平南与世界潮流同频接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连接与外界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员、物流,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实体发展。“现在大型货车可以直接进果园来拉货。产业发展越来越好,经济收益也越来越高了。”平南县高寨荔枝龙眼专业种植合作社的聂士杰说。便捷的道路运输为乡村振兴打开了坦途,助推乡村产业往规模化发展,方便了大宗农产品“走出去”。

聚焦国家战略,攻关蔗糖领域技术难题

食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有超过一半的糖都是从甘蔗中提取的。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甘蔗种植基地以及最大的食糖主产区,2022年种植面积1175万亩,全国第一;蔗糖产量60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成多,可以说广西以一省之力,甜了大半个中国。近年来,广西通过持续加大良种选育和技术攻关力度,糖料蔗种业“卡脖子”现象得到明显缓解,但仍面临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够、新品种市场推广难等诸多挑战,破解“大产业、小种业”瓶颈有待过关迈坎。

多年来,广西大学依托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断扩大育种规模,增加组合数,加大野生种子资源的收集利用,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不断推出新品种。其自主培育的高产高抗黑穗病系列优良甘蔗品种(中蔗1号、6号和9号):针对影响甘蔗生产的主要病害黑穗病,利用热带种与抗逆性强的野生种进行杂交和回交、系谱选择和分区评价,强化抗黑穗病育种,选育出高抗黑穗病、高产和宿根性强的中大茎系列品种中蔗1号、6号、9号和中蔗福农48号。该系列品种表现出高抗甘蔗黑穗病特性,田间实际测产的蔗茎产量均高达8.0吨/亩以上,比当前品种增产18.5%以上,已在来宾、崇左、南宁和防城港市完成多年多点生产性试验,基本解决了广西蔗区主栽甘蔗品种普遍存在的高感黑穗病的瓶颈问题,具备作为下一代主栽品种的潜力。


广西大学绿色制糖团队牵头的广西糖料蔗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正式启动。广西大学供图

2023年2月,广西大学绿色制糖团队牵头的广西糖料蔗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以广西大学自主研发的多级膜并行联产甘蔗植物水与蔗糖关键技术为基础,优化膜组合及其集成工艺,深入研究甘蔗原料特异成分对膜集成工艺与甘蔗植物水产品质量的影响,揭示甘蔗特性对甘蔗植物水品质的影响机制,建立甘蔗植物水特征成分及特性功能的定向调控方法,创建甘蔗糖业“水—糖”联产模式,实现甘蔗植物水商品化利用,变“废”为宝,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开发提水浓缩汁生产白砂糖脱色技术,研究利用发酵技术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备低/无醇甘蔗酒等发酵饮品及原人参二醇、三醇等高值化产品,为甘蔗糖业向高端饮品、医药及大健康等产业拓宽延伸提供技术支撑,全面推动广西甘蔗糖业向绿色集群化转型升级,确保我国甘蔗糖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障国家食糖安全供给,助力乡村振兴、地方经济实体发展和社会稳定。


碳酸钙团队服务南方水泥。广西大学供图

?“按照广西年入榨甘蔗5000万吨来计算,基于绿色先进技术加工的甘蔗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的应用使得产业产值由500亿元至600亿元增至1000亿元以上,反哺蔗农增收超100亿元,极大推动了乡村振兴。”项目负责人李凯表示,目前该技术已拓展至山茶油精炼、精酿啤酒生产、亚热带水果加工等领域。

坚持发展导向,助力广西碳酸钙千亿产业降碳提质

广西是碳酸钙的资源大省,但从资源大省到产业强省仍需持续聚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以创新型人才队伍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协同合作,促进并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广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一步强化绿色高端石化、高端绿色家居、精品碳酸钙等特色传统领域的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迈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绿色高端的特色产业集群。

广西大学联合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学者专家成立的广西碳酸钙产业化工程院有限公司,经过10年发展,于2017年被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列入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先后承接和在研国家级、自治区级等纵向项目13项,授权专利21件,与企业合作成立10个协同创新中心和产学研基地,联合开展科研及成果市场化应用20余项,其中2项分别获得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西技术发明三等奖,为我区碳酸钙产业创新驱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面向产业需求,打造政产学研合作新高地

进一步强化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信息共享力度,积极参与各类科技成果交易、展示活动。近三年来,广西大学先后与南宁、北海等5个设区市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与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并积极主办和参与科技部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广西站)路演、广西“两周一展”科技成果推介对接会(广西大学专场)、科技红娘行动、科技成果进园入县等系列活动。


广西大学专家团服务贺州市平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广西大学供图

2022年,学校依托土木工程、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矿业工程等优势学科力量,与北海市、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总金额达8500万元,创历年新高。

服务实体经济,强化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

学校注重服务实体经济,面向产业需求办学,构建衔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产教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甘蔗与制糖产业学院、信息安全产业学院、建筑与交通现代产业学院、亚热带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学院等产业学院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就业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紧密结合地方和行业发展需要,与地方政府、兄弟高校、企业机构等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教学内容更新和教材编写等,不断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度。

“‘人才留桂’是自治区党委的重大战略部署,引导广西大学毕业生扎根广西建功立业、服务广西实体经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乃学在5月12日带队到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时表示。“作为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是学校的职责所系、价值所在。”

近三年,广西大学毕业生到广西投资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就业共计168人(其中本科生129人,研究生39人),涉及工商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截至目前,已有34名2023届毕业生(其中本科生22人、硕士生12人)与广西投资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签约,涉及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财务管理等专业。

当前,学校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全校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中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统筹推进学校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协调发展,结合广西特色区位优势,重点聚焦“东盟、亚热带、边疆民族、海洋”四大办学特色,着力培育“大跨拱桥、甘蔗育种、珊瑚礁、宇宙探测”四个特长,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立足广西、面向广西、服务广西、贡献广西,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贾琦艳

上一条: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拥护的“基因密码”

下一条:首届现代生物育种与甘蔗育种升级高端论坛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