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iprchn.com/zscqb/html/2023-07/19/content_27591_7962404.htm
6份成果转化合同,2601万元交易额……日前,在2023年广西科技“两周一展”科技成果推介专场对接会上,广西大学创新成果转化实现新突破。“推介会上,365体育_足球比分网¥投注直播官网的6项创新成果现场签约、9项创新成果在现场路演推介、9个科研团队与企业‘一对一’对接洽谈。我们希望有效、精准进行校企资源对接,推动高校创新成果更快变成现实生产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在广西大学副校长马少健看来,高校的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大有可为。
突破转化瓶颈
20多年前,广西多家造纸厂产生的大量高浓度废水,只是经过简单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湖,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腥臭,水生生物也逐渐绝迹。面对这种情况,当时还是广西大学年轻教师的王双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带领团队,投身于清洁生产和污染控制的探索研究之中。
2004年,王双飞团队技术成果在广西南糖纸业废水处理项目上首次实现产业化。团队所使用的厌氧技术一天内可以处理7000吨的甘蔗渣堆放喷淋废水,处理产生的沼气还能进入锅炉,减少煤炭使用。这一技术实现应用后,当地的水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021年,王双飞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团队也由寥寥几人发展成了汇集多名高学历技术带头人的创新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攻克了纸浆清洁漂白技术的“卡脖子”难题,10件核心发明专利均实现转化。同时,团队开发了多种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实现了造纸及发酵行业有机废水处理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在全球多个国家推进项目100余项。
王双飞团队创新成果的成功转化,激发了一大批研发人员的创新热情。“过去,对于创新成果,学校里部分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不想转、不敢转,也不会转。”广西大学科研院副院长秦祖赠表示,如今,在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学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允许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人或发明人自主决定交易对象、转化方式、转化价格,完善学校负责人管理决策的容错免责机制……在院士成果转化样板与成果转化举措的双重激励下,制约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得到了解决,创新成果也从实验室走向了社会需要的领域,为广西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优化考评机制
铝产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铝矿选采、冶炼所产生的赤泥难以有效处理。同时,在铝矿矿区中,存在大量低洼土地,复垦难度大,给农民和村集体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减少赤泥的产生与堆存、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黄福川教授团队与广西供销循环经济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发,发明了赤泥全量化活性土壤复耕这一技术,并提交了“利用赤泥固碳脱碱回收氧化铁的装置和方法”等多件专利申请,其中有两件发明专利申请已获得授权。
“通过赤泥全量化运用,我们回收了赤泥中可再生的金属矿。此外,我们利用赤泥生产净化剂消耗赤泥,将改良后的赤泥回填到铝矿采空区,使土壤达到复耕标准。”黄福川介绍,通过专利转让,团队已在2个赤泥堆存场实施赤泥土壤化示范,建立了1000亩的赤泥土壤化回填复垦复绿示范基地。通过项目实施,铝矿领域相关企业年增销售收入6200万元,年纯收入增加2500万元。
今年4月,在广西大学科研院的支持下,黄福川团队另一件发明专利“用于烧制氧化钙的生物燃料竖窑及烧制氧化钙的方法”与4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也成功在广西供销循环经济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转化应用,转让费580万元。“目前,我们正在根据学校的相关文件,着手准备材料申报成果转化奖励,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成果转化的工作中。”黄福川充满信心。
秦祖赠介绍,面对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分配等工作痛点,广西大学明确科研人员获得研究成果转化收益的比例不低于75%,最高可达97.5%。创新成果转化情况是学校科研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教授进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及岗位晋升的条件之一,已被纳入到各单位科研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
探索转化模式
在广西北海涠洲岛的海区珊瑚礁修复示范区内,大量的珊瑚在此繁衍生息,形形色色的鱼儿穿梭于珊瑚礁之间,好不畅快。这一切得益于广西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余克服团队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
“我们以‘人工修复带动自然恢复’理念为基础,研发了繁育与移植一体化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 已拥有‘一种提高鹿角珊瑚耐热性的方法’等多件专利,开发集种类筛选、海上移植、可视化监控于一体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余克服团队青年教师俞小鹏介绍,目前,示范区面积逾2000平方米,投放人工礁块120余个,培育珊瑚1.5万余株,区域内活珊瑚覆盖度从5%增加到20%,鱼类等其他海洋生物显著增多,生态明显改善。
近三年来,广西大学共签订横向科研项目合同1559项、合同经费4.05亿元;专利转移转化143件,交易金额5341万元;其中,单项30万元以上的创新成果转化44项。广西大学正在用创新成果普惠八桂大地。
上一条:在学思践悟中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