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gzb.gxrb.com.cn/?name=ngzb&date=2024-10-13&code=005&xuhao=1
近年来,随着广西“奖、助、贷、免、勤、补、减”等多元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完善,服务更加暖心便捷,越来越多的学生从资助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张宝磊就是其中一员。2022年、2024年,张宝磊先后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他说,奖学金不单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肯定和一次自我审视。
研究课题 国内领先
国庆假期里,走进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楼的实验室,就能找到张宝磊。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看文献,就是他为自己选择的度假方式。
坐在实验操作台前,张宝磊向记者介绍了他们课题组目前正在研究的方向,一个关系着水稻安全、水稻产量的命题。19世纪中叶,德国植物学家罗伯特·卡斯帕里在植物根部的内皮细胞细胞壁中,发现了由木质素构成的一个带状结构。这一结构被命名为“凯氏带”。
我们可以将凯氏带比作植物水分和矿质元素运输途中关键的“检查站”。水和养分只有跨越凯氏带,进入维管组织,才算真正进入植物体内,相当于从“小路”转上“高速公路”。张宝磊的研究,就与水稻根部的“检查站”如何抵御盐、镉等成分的危害有关。
这些深入研究,能为植物养分高效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基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推进,为精尖的应用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张宝磊三年两获国家奖学金。谈起获奖“秘诀”,他告诉记者,第一个关键是他研究的课题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取得相应成果。2022年和2023年,他分别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植物学顶级期刊《The Plant Cell》发表了两篇论文。第二个关键是坚持自律和不断尝试。“我始终坚持‘自律与上进’,不论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始终保持一颗赤诚之心,接受人生道路上的挑战,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坚持自律 带来收获
跟随张宝磊穿梭在学院的一个又一个实验室之间,就能感受到这里的静谧有序。一排排实验仪器摆放得整齐有序,桌前三三两两的研究生或全神贯注地查阅资料,或通过显微镜观察着切片,或对着电脑奋笔疾书。弥漫其间的,是浓浓的学术氛围。
张宝磊告诉记者,因为实验室设备是公用的,为了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更多“占用”资源,他经常选择夜间、节假日待在实验室里。当别人进入香甜的睡梦中,或与亲友相聚时,他却精神抖擞地穿梭在实验室里、聚焦在显微镜下。
看文献,做实验,每天往返于宿舍和实验室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正是张宝磊自律的体现。张宝磊记不清具体多少个白天没走出过实验室,记不清多少个深夜熬夜处理数据。他只记得当试验过程中出现意外,却又没有解决之法时,他也曾产生过怀疑和动摇。
张宝磊坦言,科学研究中,试错和失败十分常见,甚至可能长时间一无所获。“不过,每当夜深人静,独自在实验室里看切片,从显微镜下发现一些细微的新现象时,那种成就感和兴奋感,又足以把之前的沮丧全部抵消。”
“很庆幸,我坚持下来了。”张宝磊回忆,第一篇论文发表的通知让他信心备增,随后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更是给了他鼓励,为他日复一日地全身心投入实验、啃下成百上千的文献,提供了强大动力。
躬耕不辍 科研报国
张宝磊本科毕业后,从山东来到广西继续求学,今年已经是他待在南宁的第6个年头。说起在南宁游玩过的景点,张宝磊低头思考了好一会之后,才说出了一个“青秀山”。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他离开实验室之后,在南宁去过的最远的地方。
张宝磊深知,科研的道路从不是一片坦途,但正是那些无数次的试错与失败,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他调侃说自己有点“工作狂”,“投入其中的时候其实不会觉得很辛苦”,做研究最疯狂的时候,甚至会不分日夜地连轴转一周,直到走出实验室的那一刻,都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水稻作为国家粮食的基石,它的生长安全,直接关系到亿万人民的饭碗。”张宝磊的话语中透露出,他选择这个专业并非仅仅出于个人兴趣,更有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也成为他持续深耕于此的强大动力。从最初对水稻根部凯氏带的好奇探索,到如今在该领域取得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张宝磊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
谈及未来规划,张宝磊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国家奖学金不仅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认可,更是激励我未来为社会贡献更多力量的号角。”他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约束的加剧,如何保障粮食安全不受环境侵害,成为他接下来研究的重中之重。
一路走来,张宝磊享受着科研带来的未知与快乐,在国家奖学金的支持与鼓励下,更是时刻充满着斗志,正在向着更深更广的科研领域继续奔赴。他坚信,通过不懈努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应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