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该如何推进?
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的构想
https://gxrb.gxrb.com.cn/?name=gxrb&date=2023-06-28&code=009&xuhao=2
徐秦法 黄俞静
课程内容的一体化建设是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基础。必须“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的一体化建设,建成各学段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内容体系。
纵向衔接:建设“链条式”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体系
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一体化最大的功效,不是各学段思政课课程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使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融会贯通,形成一股环环相扣“链条式”的纵向合力。既要保持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和序列性,又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形成相对稳定有序的内容体系。
第一,确保课程内容完整是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的前提。思政课课程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有机整体,每个方面的内容有着特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缺一不可。因此,要全面把握思政课课程内容构成,整体规划内容模块。第二,实现内容结构和谐是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的根本。要把课程内容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和作用的规律加以分析,遵循学科知识逻辑、心理逻辑、教学逻辑,从整体上优化课程内容组织结构,以保证课程内容系统结构组合的协调。第三,引导各学段层次衔接是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根据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的特点,在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程中要遵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立足思政课教材内容的学段建设,遵循学生认知发展客观规律,按照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以“什么是”为主展开小学阶段启蒙性学习、以“是什么”为主展开初中阶段体验性学习、以“要什么”为主展开高中阶段常识性学习、以“为什么”为主展开大学阶段理论性学习、以探索“为什么”为主开展研究生阶段研究性学习,把“怎么做”贯穿其中,切实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横向贯通:建设“梯次分布”的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体系
思政课课程内容横向贯通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全方位、广泛性的贯通,也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横向、广泛、全方位地贯通到思政课的各个方面。因此,要以全局思维,辩证思考思政课程内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推动实现学校思政课课程内容体系的梯次分布。
第一,深刻把握贯穿于高校五门思政必修课的逻辑主线,实现“五课联动”。高校五门思政必修课是一种具有很强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它们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充分联动。要厘清各课程、各章节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整合共有教学知识点,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实现多维度学习。打通各课程知识之间的边界,建立逻辑严密的立体链接,保证内容“有效重复”。第二,着重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拓展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从“知其然”拓展到“知其所以然、知其所必然”。将研读“原著”与阐发“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学生原汁原味地精读原文,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第三,思政选择性必修课课程内容“守正创新”。一方面,思政选择性必修课要秉承思想政治教育使命,牢牢把握“政治课”的根本属性,始终把“理论课”作为核心内容,要讲透学理性。另一方面,思政选择性必修课要对必修课进行拓展和延伸,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第四,思政理论课与实践课双向融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实践”的优势,缩减理论课的距离感,以生动事例弥补理论教学的抽象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理论课对实践课的指导、引领作用,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去分析、引导实践活动中的多元价值。
同向同行: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内容共同发力
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在联系,首先要解决“同向”问题,“课程思政”必须在政治上、信仰上、核心价值上与“思政课程”靠拢,保持统一方向。其次,“同行”属于实践范畴,要求做到结伴而行,形成同向同行的联动效应,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目前,思政课面临着“孤岛”困境,存在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实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既要发挥思政课在价值观引导中“领舞”作用,又要加强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等各门课程的学科对话和理论引导功能,凸显课程育人功能,实现在价值观培养中“共舞共振”,建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二是绘制各类课程专属思政资源图谱。教师在遵循本学科知识属性的基础上,从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绘制课程专属的思政资源图谱。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语文课程教学肩负着国家意识、政治认同等多方面的思政教育目标。其中,国家意识可分解为国家利益、国家观念、民族团结、国际视野等维度,每个维度教师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内容进行讲解。三是围绕项目化主题,统整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教育资源。学校应协调各学科教师组成跨学科、跨年级的项目组,明确各学科教师的工作职责,组织各学科教师在相关教学单元中梳理知识脉络,共享跨学科教学素材。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